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临床案例干细胞疗法对2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vxbdf/

什么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一般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引发,如微小病变性肾病、膜型肾病、膜增殖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原发性的病因可由免疫介导性炎症所致的肾损害。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三高一低”的症状。

尽管现在来看,对于肾功能衰竭者可以采用肾移植和终身透析来维持生命。可是肾移植缺乏肾源是常有之事,此外长期透析对身体具有明星副作用。

找到有效替代肾移植和透析疗法的更好治疗方式,一直是科学家、医生们探索的重大课题,而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出现,或许将成为新的治疗选择。

干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的目标是修复已损伤的肾脏组织,恢复原有肾脏功能,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带来了新的治疗方法。

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高度增殖的潜能。有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向肾实质干细胞分化的潜能,可以分化为系膜细胞、上皮细胞、足细胞、内皮细胞团等多种肾脏细胞。

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选取25例自愿接受UC-MSCs治疗的PNS患者作为治疗组,再选取25例PNS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肾病综合征治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UC-MSCs治疗。

随访4个月,分别在UC-MSCs治疗前(0周)及治疗后第1、2、3、4、8、16周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甘油三酯、胆固醇,在治疗前(0周)及治疗后第4、16周测定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gA)、免疫球蛋白M(IgM),治疗后1年随访其复发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1、同一时间点两组24小时尿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分别比较均显示:UC-MSCs治疗前(0W)及治疗后1W、2W、3W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治疗意义不大。治疗后4W、8W、16W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具有治疗意义!

IgG的比较结果显示:在治疗第0W、4W治疗意义不明显,在治疗后16w,具有治疗意义!

治疗组与对照组尿素氮、血肌酐、甘油三酯、胆固醇、IgA、IgM之间具有治疗意义!

2、随访16周后发现,治疗组比对照组复发率低。

3、在整个干细胞输注过程及观察过程中未出现疑似干细胞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结论:UC-MSCs对改善PNS病情及防止PNS的复发有积极作用,无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研究表明干细胞疗法对改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情及防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复发有积极作用,临床缓解率高、起效较快且并发症较少,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参考资料:

丘美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