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www.znlvye.com/尿蛋白总反复或降不下来可能是哪些原因?
多数人首先会考虑到是不是用药不对。大部分人降尿蛋白都会用到激素搭配免疫抑制剂的组合,少部分人对激素不敏感或存在依赖性,尿蛋白下降速度较慢,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抑制肾脏内的炎症。其实并非是用药方案出了问题。
但如果误认为是用药问题,着急盲目的换药,反而会造成尿蛋白的波动,引起病情变化,以致病情加重,适得其反。
除了药物问题,还有饮食、免疫力、感染等问题是尿蛋白波动的诱发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及时纠正这些因素,尿蛋白大多能稳住。
要解决尿蛋白“顽固性”的问题,还需要从根源上下手。
一方面是控制免疫炎症反应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检查诊断问题。
肾脏炎症反应的问题关键是找准病灶,针对性治疗,如果诊断都不准确,治疗方案肯定是有偏差,造成“久治不愈”的错觉。
肾病检查中,这几项尿液相关检查也非常关键:
尿蛋白组分检查判断尿蛋白情况的检查主要三项即尿常规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肌酐比三项指标。
通过这三项指标可了解蛋白流失的情况及肾功能受损的程度。但要进步一判断肾脏受损的部位,还需要做尿蛋白组分的分析,进一步检查尿蛋白中的成分。尿蛋白中包含多种蛋白成分,除了白蛋白,还有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等。
尿蛋白不同成分反应的肾脏受损部位也有不同,比如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多提示是肾小球出现局部损害,而尿β2微球蛋白异常往往提示肾小球出现了问题,如果这些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异常,则表明整体肾功能受损较严重,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等肾脏细胞组织均出现损伤,病情相对严重。
那么针对肾病的治疗,就不能仅以修复肾小球为主进行,需要全方位的及时控制病情的稳定。保证剩余肾功能的稳定运转。
尿液沉渣分析肾病发生尿蛋白后,常观察到尿液有大量细小的泡沫,除了尿蛋白其他尿液杂质过多,也会引起尿泡沫,偷偷的损害肾功能的,同时加重尿蛋白的流失。
因此尿蛋白治疗往往不能只看这一项指标,其他尿常规指标也要重视,尤其会影响尿蛋白稳定的指标。如尿糖、尿胆原,还有尿结晶体的情况,通过尿沉渣可以判断尿液中除蛋白之外的杂质。对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更有益处。
典型的还有尿红细胞、白细胞的情况,尿红细胞在高倍镜下超过3个,基本可以判定血尿。血尿相比尿蛋白对肾功能的影响小,但也会加重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需要及时诊治。白细胞的升高表明存在炎症反应,不论是肾脏炎症还是尿路感染的情况,都
会影响尿蛋白的稳定,要尽快找到感染病灶,及时消除感染,也是预防尿蛋白反复的关键。
尿液渗透压一些肾友可能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这项指标,那这些指标与尿蛋白有什么关系?
尿渗透压主要反映的是肾脏对尿液浓缩或稀释的情况,进而进一步了解体内液体平衡的状态。尿液浓缩功能受损,那么要警惕肾小管的受损,而尿液浓缩会导致尿蛋白短时间内迅速升高,对肾小球的滤过也非常不利。
尿渗透压下降多发生于肾衰竭、多囊肾、肾盂肾炎等类肾病。所尿渗透压下降后别大意,注意调节体内液体平稳,减轻尿液浓缩的情况,保证尿量的稳定,尿蛋白也能更稳定。
(注: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