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炎,实际上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种病理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本质上是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受到损害。所以当有慢性肾炎的时候,血液从肾小球毛细血管中经过的时候会出现尿蛋白,尿潜血,这是因为滤过屏障不能阻止蛋白质红细胞进入到尿液中。而肾小球毛细血管网由多个组成部分共同形成它的滤过屏障,不同的组成部分受到损害,临床上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在今年10月份初,有接诊过一名患者,姓叶,女性,28岁,患有膜性肾炎三期。出现异常是在年3月份,也就是在26岁那年刚入职,入职了心仪的五百强互联网公司,在一次很常规的公司体检中,查出尿蛋白有加号,当时叶女士说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以为和感冒时红细胞异常没多大区别,也没有多在意,医院进行检查。直到年底放假回老家,跟朋友一起闲聊,聊起体检的事,学医的朋友,医院进行检查,在家人的陪同下,医院做了检查,当时就被诊断出膜性肾炎,此时,叶女士才真正意识到,那一次被忽视的体检,那一次异常,叶女士说悔不当初,早知道当时就去检查了。
膜性肾炎的病例
医院医生建议叶女士开始服用激素治疗,并告诉叶女士预计两年的治疗期,同时建议叶女士尽量辞职全心在家休养,以配合服药治疗,如果不重视,后续可能还会发展成尿*症。后面叶女士到协和,就是一系列的检查和住院确认治疗,确认为膜性肾炎三期,一般膜性肾炎三期是可能会出现蛋白尿、水肿等表现。水肿,其最早发病部位是眼睑和面部,一般在早晨起床时水肿更为明显,随着病情加重,会出现全身水肿症状。还有出现蛋白尿,通常会导致尿液中泡沫较多,长期蛋白尿会导致低蛋白血症,伴随浑身无力、食欲减退、营养不良等不适症状。而叶女士回想起,说在期间有出现水肿的情况,但是是比较轻微的。
在年就开始接受治疗,需要长期口服药,而且是长期服用激素,这类药物虽然能治疗肾病,但是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会出现高血压、肾性骨病、高脂血症等,服药一年后,指标已经明显好转。
药物调理
由于叶女士舍不得心仪的工作,后面因为公司业务调整,加班变多,好转的指标又一路上升,公司的业务忙完了,而叶女士这一年的治疗又白费了,指标又回到了一年前的状态。指标的异常,后面选择离开了加班频繁的互联网公司。之后,就是经过了半年的治疗,每月抽血化验尿等指标结果、见大夫调药,后面叶女士发现疗效没有之前的好,于是想通过中药进行调理,在今年的10月份初,叶女士就到了我的门诊,要求中药进行调理,目前叶女士服用药物一个月了,通过检查各项指标是有在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是现在还没有恢复到安全的范围,还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过度劳累会加重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膜性肾炎,具体用药的话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发展阶段决定用药,每个人的用药都是不一样的,要针对性的治疗。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患病后一定是在专业的医师号脉确诊后,根据病情发展和患者身体状况开出具体的针对性的药方,才能服用,不要自己随意配药。
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饮食调理,合理饮食,营养均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循肾脏疾病的原则,低盐低脂优质蛋白的饮食方式和注意休息,另外要养成合理的健康的生活习惯,不能过度劳累,更不能熬夜,也不要抽烟喝酒,一个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患者只重视药物治疗而不重视生活的健康方式,那么治疗效果不会太好的。同时要按时按量服药,不得随意减量或者是停药,避免使用肾*性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