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
周逊肾内科主任医师
肾病综合征是比较常见的一类肾脏疾病,膜性肾病、微小病变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IgA肾病及狼疮性肾炎等都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临床上遇到的肾病综合征,多表现为“三高一低”,即高度水肿、尿蛋白高、高脂血症及低血浆蛋白。然而,事实上,只要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克(成人)并血浆白蛋白≤30g/L,就可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实际上是“一高一低”。有人说肾病综合征好治,比如病理类型为微小病变的肾病综合征,用了激素一两周之后,肾病很快就能获得缓解,而且达到了“完全缓解”状态;有人说肾病综合征不好治,比如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的肾病综合征,用了激素与免疫抑制剂一两月之后,肾病也未能缓解,就连“部分缓解”都没有。
有肾友会产生疑问:同样是肾病综合征,它们的治疗效果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不难理解的是,除了与其病理类型不同有关之外,疗效好不好还与经治医生及患者是否能治好或避免相关并发症有关。我们说,只要能治好或避免如下四大并发症,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就不会差。
1.治疗前的并发症:急性肾损伤
肾病综合征的病初,一般不会或不容易并发急性肾损伤,若延误了治疗,患者就会出现血肌酐升高,尤其见于存在明显水肿的肾病综合征,比如微小病变肾病、膜性肾病及狼疮性肾炎等。因此,一旦发现自己患有肾病综合征,就需要患医院肾内科进行规范诊治。糖皮质激素仍是首选药物,不仅要加用激素等主要药物,而且还要加用利尿对症治疗的辅助药物。经过这样综合治疗,患者就不会或不容易出现急性肾损伤这样的并发症,最终的治疗效果也就不会差了。
2.治前治中并发症:血栓与栓塞
由于患者存在高脂血症与低血浆白蛋白,再加上过度利尿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使用,肾病综合征患者特别容易出现血栓与栓塞性并发症,如下肢静脉血栓、肾静脉血栓、肺梗塞及脑栓塞等都可能发生,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而且还会引发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如果不对此类并发症进行干预与治疗,必然会影响最终治疗效果。只要是肾病综合征都容易出现血栓与栓塞性并发症,尤其见于血浆白蛋白≤20g/L的患者,而膜性肾病患者血浆白蛋白≤25g/L就容易并发血栓与栓塞性疾病。因此,就需要患者及时配合使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这样的话,最终效果也不会差。
3.用药中的并发症:感染性疾病
肾病综合征患者本来就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现象,表现为血IgG水平降低、B因子下降、外周血白细胞功能下降及低转铁蛋白与低锌血症等,再加上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的大剂量和/或长时间的使用,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更加低下,此时各种细菌、病毒及其它微生物就会“趁虚而入”,即并发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不仅影响治疗效果,严重感染或多重感染还可增加死亡风险。因此,要想减少或避免这样的并发症,不仅要规范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而且还要同时加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一旦出现感染性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若出现严重感染,患者还要及时调整或减少激素的使用剂量及暂时停止使用免疫抑制剂。
4.未缓解的并发症:慢性肾衰竭
对于尿蛋白特别高的肾病综合征,力求达到完全缓解的治疗效果,至少能够达到部分缓解的治疗效果。若不能缓解,患者仍有明显蛋白尿,长期下去,它必须会促进慢性肾病患者的加速进展。这是因为,明显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病进行性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下去,患者的血肌酐就会逐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会逐渐下降,慢性肾衰竭就会来临。因此,对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不能仅满足于消除水肿等改善症状的治疗,而应该想一切办法来降低尿蛋白与提升血浆白蛋白。若首选的治疗方案疗效差或根本无效,那就应该重新制定其它治疗方案,以主要药物为“激素+环磷酰胺”、“激素+他克莫司”、“激素+吗替麦考酚酯”、“激素+来氟米特”及“利妥昔单抗”等的治疗方案都可选择或更换。肾病综合征缓解了,患者就不容易出现慢性肾衰竭这样的并发症。
肾病综合征很常见,有的患者可以完全治愈,可有的患者却总是治不好,或意外死亡,或进展成尿毒症。其原因是多方面,这其中也与患者不重视治疗并发症存在着关联。积极治疗或尽可能避免这些并发症,患者的预后就会很好,生活质量与预期寿命都可不受影响或不受太大影响。
文章为周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