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便秘是常见的临床疾病,很多家长为此很揪心,每次见到孩子排大便时,憋到满脸通红,甚至哭闹不安,拉出来的粑粑比成人还粗,有些还带鲜血,让人看到都心疼。同时,有些孩子伴随着吃不香睡不好,口臭易上火等症状,怎么破?首先我们应该分清楚,什么情况下的“便秘”才是应该干预治疗的。如果仅仅是排便频率减少,多日一次,但是大便质地是软的,没有排便费力、疼痛,这种情况是不需要太紧张的;但如果小儿不仅是排便频率减少,同时伴有大便干硬、粗大甚至堵塞马桶,排便费力、排便所需时间延长,疼痛、便后鲜血等,则需要临床治疗。下面向各位介绍几个推拿手法,可以在家试试,同时请记住——贵在坚持。
一、基础手法
(1)清补脾经:以家长拇指端循小儿拇指桡侧缘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称之为“补脾经”;然后方向相反,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称之为“清脾经”。两个手法相结合,先清脾经后补脾经,称为“清补脾经”,约各做—次。
(2)清大肠经:用拇指螺纹面,沿小儿食指桡侧缘,自虎口直推至食指尖,约—次。
(3)退六腑:用拇指螺纹面,沿前臂尺侧,自肘尖推向腕部,约—次。
(4)摩腹:用手掌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着力,在患儿腹部作顺时针旋转运动,约3—5分钟。
(5)按揉足三里穴:以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按揉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外侧缘约一横指处),约—次。
(6)推下七节骨:用拇指或食中指螺纹面着力,自小儿第四腰椎起,沿督脉直推至尾骨端,约—次。
(7)按揉龟尾穴:用拇指或中指端着力,在龟尾穴(尾椎骨端)上按揉,约—次。
(8)捏脊:详细手法见《过敏性鼻炎宝宝的生活护理(三)——小儿家庭推拿》。
二、随“症”加减
便秘患儿常伴随一些其他症状,根据情况加上下列手法
(一)平时易反复上火、发热者:
(1)按揉膊阳池: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或螺纹面在膊阳池穴(腕关节背侧、腕横纹中点凹陷处后3寸处)上按揉,约—次。
(2)运内八卦:家长用拇指或食、中指螺纹面,以患儿的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的2/3处为半径,顺时针和逆时针做圆形运动,各50次。
(二)兼有厌食纳差表现者:
(1)揉板门: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揉板门穴(手掌大鱼际中点),约—次。
(2)揉中脘:以拇指或中指螺纹面或手掌揉中脘穴(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约—次。
三、结语
在小儿便秘中,90%—95%是功能性便秘,即无器质性疾病的,其与小儿的饮食习惯、肠功能发育、肠道菌群失调、排便习惯和心理因素有关。以下是一些生活护理方便的注意点:
(1)饮食上应该避免煎炸辣(饼干、油条等)的和难消化的食物(巧克力、蛋糕、肥肉等),多吃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品(例如:小麦、胡萝卜、燕麦、糙米、小麦、芹菜、番薯等);多吃水果,例如:火龙果、香蕉、马蹄、木瓜等,多吃青菜;
(2)平时注意多喝水,可以服用益生菌调节(妈咪爱、培菲康、常乐康等);
(3)大便干硬会导致肛裂,引起剧烈疼痛,故部分小儿不愿甚至拒绝或害怕排便,然而大便在肠道中的时间越长,水分就会越少,导致便秘更为严重,所以家长们应该多鼓励,少责怪,同时要积极治疗肛裂;
(4)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一般排便意愿最强的是一大早晨和饭后30分钟,所以要抓住这两个时间点安排小儿去洗手间排便。
如果是以奶粉为主要食物的婴儿,伴随着难以安抚的哭闹,腹胀明显,或有不明原因的便血等,反复发作有可能是牛奶过敏,短期急性发作有可能是肠套叠,医院专科就诊。
邓健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善于运用中医经典理论阐释疾病的病因、病机;擅长使用中医四大经典里的古方治疗儿科常见病和疑难疾病。从事中医儿科门诊工作10年余,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古方新用,中西医结合诊治患儿超过10万人次,疗效显著,副作用小,获得广大家长欢迎。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服务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和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来源:邓健医生邓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