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有外感和内伤两方面。
外感有从太阳病次第传变至少阴者,有从太阳膀胱直中少阴肾者;内伤者,机体“内生态”因脏腑功能失调,一气周流不畅,而病理产物影响到或侵及少阴肾耳。
少阴肾者,三焦之外水液、津血、精微气化代谢最底层的关卡(三焦“四道”是全身气化的通道,而五脏六腑则是气化的场所)。
邪气外来者如风、寒、湿、热、*等,内生者即病理产物如湿、痰、饮、浊、郁、瘀、热、*等,不管是从那个渠道或途径,只要伤及、侵及少阴肾,则肾系本身的气化功能首先受到影响,甚而其气化场所——所属膜系、脉络结构受到损害。
初期为肾本身的气化功能处于被遏制、围困、束缚之中,而不能激浊扬清;如此则邪气越聚越多、越紧、越固,肾之气化功能随之越来越乏力、越虚弱,而不良循环乃成。此时只是肾的气化功能受到影响,症状不明显或存在轻微小便不调、下肢微肿,但西医检查不存在尿蛋白或尿潜血等阳性指标。西医这时是不承认有膜性肾病的,而中医(明医)则完全可以发现此病机之存在而能力挽狂澜矣。此时如能及时正确治疗,解放肾的压抑状态,恢复肾之激浊扬清的气化功能,则是最庆幸的事。
但如果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或未恰当治疗,则病理进一步发展,肾之膜系脉络在邪气外迫内堵之下,而处于“高压”状态,这种状态如得不到及时缓解,则膜系脉络的结构受到损伤,而其分清泌浊功能将不同程度受到损害(此时西医才确定为膜性肾病),致浊者如各类病理代谢产物(如水浊、尿素、氨氮等)留而不去,甚而弥漫全身,成水*、成浊*、成尿*,最后损及其它脏腑;清者如津血、精微(蛋白、血细胞、管型及其它微量元素等)则逸而不摄,大量流失,引发各类虚损之症,中医之阴阳气血俱亏,西医之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清浊不分、清去浊(*)留互成因果,亦成恶性循环之势,最终乃多脏器功能衰竭、“内生态”一气周流停止而死亡。
治疗原则,一言以概之,扶正祛邪耳。扶正者,根据患体的虚损状态,以适当方药扶持推动“内生态”各脏腑尤其少阴肾之气化功能;祛邪者,则是根据邪气的来源和性质不同,分别采用精准的方法、方药及途径,给邪以出路,通过宣透、渗利、泄下、解郁、散结、化瘀、通络、导浊(*)等法,逐渐消除肾系外迫内堵之邪气,解除邪气的围困和束缚,给肾系解压和松绑,还肾系一个宽松、舒朗的气化环境,使其从新激浊扬清;修复肾膜脉络之损伤,恢复其泌别清浊之功能。如此,轻者可望痊愈,重者可望减缓病程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欢迎
推荐阅读:中央最新消息:中医不用考医师资格证了(快转发)
同仁堂66个治病用药秘诀,超有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