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胃黏膜几种少见炎性病变的病理学特点1
TUhjnbcbe - 2021/5/4 19:10:00
胃炎症性病变是胃黏膜活检中最常见的病理改变,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胃炎症,尤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此外,还有一些罕见原因引起的胃炎,如胶原性胃炎、嗜酸性胃炎及EB病*、巨细胞病*、海尔曼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认识这些罕见类型胃炎的存在,有助于我们临床医师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今天我们来了解下胶原性胃炎和嗜酸性细胞性胃炎的特点。胶原性胃炎临床特点:胶原性胃炎是一种组织学上定义的罕见胃炎。发病机制目前尚不确定,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文献报道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临床症状包括腹痛、呕吐、消化不良、穿孔性溃疡、吞咽困难、便秘等。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累及的胃肠道部位不同,儿童和成年人的临床症状也有所不同。儿童患者主要发生于青少年早期,贫血和腹痛为主要症状,炎症通常局限于胃;成年患者弥漫累及胃肠道,常合并胶原性肠炎及胶原性口炎,以慢性水样腹泻为主要特征。影像学特点:胃镜下的典型特点是出现黏膜结节。结节大小不一,常弥漫于胃体和胃窦。内镜表现还包括黏膜红斑、糜烂和渗出。儿童和成人胃镜表现有所差异,年轻患者通常显示胃结节;而成人患者常显示黏膜红斑、萎缩,结节相对少见。病理学特点:胶原性胃炎的病理学特征是上皮下层特别是固有层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伴厚的、粗的胶原带,通常10μm(10~μm),衬覆的表面上皮受损。浸润的炎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数量常20个/个上皮细胞(正常是3~5个/个上皮细胞)。炎症导致黏膜腺体出现萎缩性改变,故胃镜下显示为黏膜凹陷。结节性黏膜病变的病理变化不太明显,因此,需要多处黏膜活检来明确诊断。随着疾病进展,胶原沉积的厚度有可能增加。诊断和治疗:胶原性胃炎的诊断基于对胃活检标本的组织学发现,显示胃黏膜上皮下厚的胶原带,伴炎性浸润。目前尚未建立标准治疗方法。抗分泌剂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类固醇、铁剂及低过敏原饮食等治疗都可尝试。嗜酸性细胞性胃炎临床特点:嗜酸性细胞性胃炎是一种罕见疾病,嗜酸性粒细胞密集浸润,累及胃窦或幽门区。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尚不清楚,过敏反应在发病中可能起主要作用。常发生于儿童及年轻人,男性略多于女性。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增多及血清IgE升高。根据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部位及程度,患者具有不同的症状,包括腹痛、呕吐、腹部膨胀或体重减轻。胃壁显著增厚可引起幽门梗阻症状,浆膜受累可出现腹水。影像学特点:胃镜下的表现不特异,包括红斑、结节、偶尔出现溃疡性改变,也有文献报道出现类似坏死性胃炎的组织坏死。病理学特点:组织学显示固有层明显水肿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也可有肥大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通常致密且呈斑片状,造成小凹移位及变形,偶尔形成小凹脓肿。局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导致隐窝增生、上皮细胞坏死、糜烂、腺体萎缩,但深溃疡不常见。个别病例可见坏死性血管。诊断和治疗:诊断嗜酸性细胞性胃炎需要满足以下4条标准:具有胃肠道症状;胃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除外寄生虫性疾病;不累及其他系统。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但不是必然出现的现象。最终诊断需要组织学证实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但是由于浸润可以是弥漫或片状的,因此需要多灶活检以免误诊。轻度病变的患者可以进行对症治疗,严重患者和有吸收不良证据的患者需要更积极的治疗。类固醇是主要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张冬梅,魏建国,刘勇.胃黏膜几种少见炎性病变的病理学特点[J].诊断病理学杂志,(10):-.

END

本文为原创转载需或授权封面图片来源于医学慕课制作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小儿哮喘的药物治疗(1)内科急腹症的特点及诊断技巧全科医生临床思维实例分析(二)全科医生临床思维实例分析(一)急腹症的紧急诊断技巧之“外科急腹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胃黏膜几种少见炎性病变的病理学特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