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通过肾活检研究发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初确诊时,有狼疮性肾炎表现者的人数约为24.24%,半年为42.42%,1年为61.29%,2年为72.4%,4年为92.3%,可见狼疮性肾炎的发病率是相当高的。
得了狼疮肾炎的患者起初常常会有眼睑浮肿或下肢浮肿,尿泡沫增多,也可没有明显症状,化验发现尿中有蛋白、红细胞、管型等。狼疮性肾炎中有1/2的病例在病程的某个阶段表现为肾病综合症,狼疮性肾炎在早期肾功能大多正常,晚期则出现肾功能衰竭等症状。此外,狼疮性肾炎和肾功能衰竭患者常伴有高血压。
世界卫生组织将狼疮性肾炎分为六个类型:I型正常肾小球型;II型单纯系膜病变型;III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型;IV型弥漫性肾小球肾炎型;V型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型;VI型进展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其中,每种狼疮肾炎都有其特定的临床表现。
狼疮肾炎可根据有无临床表现分为三型:即亚临床型狼疮肾炎、隐匿性狼疮肾炎、临床型狼疮肾炎。其中亚临床型狼疮肾炎指的是无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异常的患者;而隐匿性狼疮肾炎则是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的早期有蛋白尿等肾脏病变,而无其他系统病变,ANA、抗ds-DNA抗体是阴性,这类患者多于数月或数年后能转为典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不得不说的临床型狼疮肾炎是一种既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典型表现,又有肾炎的典型表现的一种情况。临床并不多见,伴或不伴血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常见于局灶性增殖性肾炎及弥漫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型。
虽说,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组织学类型被人们所共认,但并不完全按此来判定转归及预后。因为这种分类重点放在炎症的改变上,并未顾及肾脏的损伤程度,比如肾小管间质的炎症与结疤,有无血管的损伤与栓塞,以及对新月体的形成及预后的判断标准,仅供参考。
因此,系膜性肾小球肾炎在开始得到适当治疗,可使病情稳定,预后良好。若延误治疗则易转化为弥漫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型或膜性肾小球肾炎型使病情恶化,局灶性肾炎可转为弥漫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或膜性肾小球肾炎型,但很少发生肾功能不全,预后尚可。弥漫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型可转为膜性肾小球肾炎缓解。
目前+人已